行业新闻
资讯详情
2012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
2012年,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,全省工业战线攻坚克难、逆势奋进,工业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,呈现缓中趋稳、缓中有进、进位赶超的态势。
一、总量规模持续扩张,生产增速高于全国
2012年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1882亿元,同比净增近5000亿元,增长18.3%,增速位居全国第5、中部第1位,总量超越上海、四川、福建,在全国位次由2011年的第11位跃升至第8位;完成增加值9552.4亿元,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2.9%,增速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4.6%,高出全国4.6个百分点。
二、区域工业协调增长,多数市州增长较快
1-12月,多数市州增长较快,16个市州保持两位数增长,14个增速超过16%。中心城市增势较好,武汉增长15.2%,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2位。宜昌、襄阳增加值双双突破千亿元,增速均为16.7%。县域工业支撑突出,完成增加值5038亿元,增长18.1%,增速高出全省工业3.5个百分点,所占比重达到59%。
2012年各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排序
地区 增加值 增速
总量(亿元) 排序 增长(%) 排序
全省 9552.4 — 14.6 —
武汉市 2711.3 1 15.2 15
宜昌市 1298.9 2 16.7 9
襄阳市 1233.3 3 16.7 9
荆门市 560.1 4 16.9 5
黄石市 537.6 5 16.6 12
孝感市 511.0 6 17.0 3
荆州市 434.1 7 16.8 8
十堰市 410.5 8 6.0 17
咸宁市 360.3 9 16.6 12
黄冈市 346.3 10 16.9 5
鄂州市 325.0 11 16.5 14
随州市 252.9 12 16.9 5
潜江市 248.8 13 16.7 9
仙桃市 218.5 14 17.6 1
天门市 150.9 15 17.5 2
恩施自治州 100.8 16 17.0 3
神农架林区 4.4 17 14.5 16
三、企业效益逐渐好转,利润增速持续回升
1-12月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收入31373亿元,利润、税金1602.9、1402.2亿元,分别增长17.5%、10.6%、18.9%,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利润增速回升至两位数。12月末,工业企业亏损面9.8%,低于全国2.2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16.4%,较上半年回落41.1个百分点。
2012年各市州工业利润、税金总额增速排序 单位:亿元,%
市州 利润总额 税金总额
总量 增速 增速排序 总量 增速 增速排序
全省 1602.9 10.6 — 1402.2 18.9 —
武汉市 363.2 1.3 14 658.0 11.1 13
宜昌市 292.5 20.4 8 161.6 47.0 1
十堰市 149.7 -21.8 17 25.4 16.5 12
襄阳市 131.3 17.1 10 77.1 26.2 5
荆门市 102.5 32.3 5 105.9 21.1 10
孝感市 92.8 22.0 7 62.3 23.9 6
随州市 79.1 54.1 2 34.3 24.3 8
咸宁市 70.9 16.6 12 29.2 16.4 13
仙桃市 65.4 26.4 6 36.0 41.8 2
黄石市 60.9 -7.8 16 49.7 38.4 3
荆州市 57.7 17.0 11 31.7 11.8 14
天门市 46.3 57.0 1 25.0 27.4 4
黄冈市 34.4 -2.3 15 27.1 23.6 7
鄂州市 22.5 5.7 13 21.7 3.4 17
潜江市 17.1 44.8 3 44.2 8.9 16
恩施自治州 15.0 19.1 9 11.0 19.5 11
神农架林区 1.7 42.7 4 2.1 21.8 9
四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,主导产业实力提升 轻重工业结构改善,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307.2亿元,增长20.1%,快于重工业增速8.1个百分点,所占比重提高至34.6%。高新产业增长较快,全年增加值突破2700亿元,增长18.4%,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28.3%。民营工业增长提速,全省非公有工业产值增长24.6%,高于全省工业产值增速6.3个百分点。汽车、钢铁、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,全年食品产业(含烟草)突破5000亿元,石化产业突破4000亿元,包括有色在内千亿元产业增加到10个。工业能耗稳步下降,前三季度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.01%。
2012年支柱产业主营收入及增速 单位:亿元,%
产业 营业收入 增速 占全省工业比重
食品(含烟草)5081.2 28.9 16.2
石 化 4260.4 19.2 13.6
汽 车 3649.2 7.3 11.6
钢 铁 3421.3 -1.7 10.9
机 械 2880.4 13.4 9.2
电子信息 2336.0 24.5 7.4
纺 织 2291.9 26.8 7.1
电 力 1810.2 15.0 5.8
建 材 1784.5 26.9 5.7
有 色 1187.8 33.3 3.8
十大产业合计28702.9 — 91.5
五、生产要素保障有力,煤电供应平稳有序
从资金看,仅在银企合作会上各金融机构对2884家企业贷款达351亿元,同比增加162亿元,415家担保机构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千亿元。
从劳动力看,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从业人员20.7万人,增长7.6%。
从煤电供应看,全年累计发电2245亿千瓦时,增长6.8%;全社会用电1507.9亿千瓦时,增长3.9%,其中工业用电1043亿千瓦时,降幅收窄至0.29%。全年调运电煤3407万吨,其中水运煤突破1000万吨,“海进江”电煤增长83.9%,统调电厂电煤库存持续稳定在高位,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现象。
2013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。工业经济运行环境正在出现积极变化,支撑条件和有利因素较多,但下行压力和外在风险挑战仍然较大。各地要认真贯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定信心稳增长,全力以赴调结构,克难攻坚促转型,精心组织经济运行,狠抓各项工作落实,确保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%、力争增长15%的目标任务。(刘良博)